当前位置:首页 > 互联网 > 正文

赛目科技上市后首份财报:收入大涨26.3%,研发开支增长超20%

  • 互联网
  • 2025-03-30 04:27:02
  • 14
  • 更新:2025-03-30 04:27:02

近日,赛目科技(02571.HK)发布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业绩,报告期内,公司收入2.22亿元,同比增长26.3%;净利润达5,509万元,同比增长3.1%。

赛目科技是一家专注于智能网联汽车(ICV)仿真测试技术的科技公司,主要从事ICV仿真测试产品的设计及研发并提供相关测试、验证和评价解决方案。ICV指配备先进的车载传感器、控制器、制动器及其他装置,整合先进的通信及网络技术。

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,按2023年的收入计,赛目科技是中国ICV测试、验证和评价解决方案行业的最大市场参与者。

2025年1月,赛目科技在港交所挂牌上市,募集资金总额约4.33亿港元。赛目科技此次招股公开发售部分获2.66倍认购,国际发售部分获1.06倍认购。事实上,赛目科技还未上市就已受到资本的追捧,其股东中不乏中信投资、华为旗下的哈勃投资、空格科技,以及北京顺义国资、中关村等国有投资机构。

主营业务收入显著增加

作为一家自动驾驶安全验证解决方案提供商,赛目科技构建了覆盖仿真、场地、道路、数据、咨询、实验室等关键要素的全方位自动驾驶安全验证解决方案。目前,赛目科技已于北京、杭州及绍兴等城市参与提供ICV仿真测试服务及/或ICV封闭场地测试服务,其客户群体主要涵盖国企、政府机构以及车企和自动驾驶企业等。

从商业模式上看,赛目科技的收入来源包括产品销售和服务提供。赛目科技目前主要有两大类产品,一是Sim Pro、Safety Pro等自动驾驶安全验证产品,测试、验证和评价智能驾驶算法的功能完整性及安全性;二是基于多支柱的数据生成平台及其他产品,实现监察ICV的有效监管及决策,以及设立智能网联数据中心或智能交通运输平台等。

此外,赛目科技还为客户提供仿真测试、封闭场地测试,以及平台运营和维护等自动驾驶安全验证测试及相关服务。

于往绩记录期间,赛目科技的大部分收入来自销售ICV仿真测试软件及平台及ICV数据平台以及其他产品。2024年,赛目科技产品收入占69.6%,服务收入占30.4%。

赛目科技上市后首份财报:收入大涨26.3%,研发开支增长超20%

财报显示,赛目科技2024年的业绩增长,主要得益于自动驾驶仿真工具及平台的销售收入同比增加了33.1%,以及顾问与其他服务收入同比大幅增长80.9%。

拉长时间看,2019年-2024年,赛目科技的收入分别约为806.6万、7120.3万、1.07亿、1.45亿、1.76亿、2.2亿元;净利润分别为559.4万、5157.9万、3757.1万、4868.6万、5343.1万、5366万元。

2024年业绩报告显示,赛目科技2024年研发开支达8587万元,占全年收入的38.7%,同比增加约20.4%。赛目科技称,研发投入的增长与算力业务的增长相匹配。

此外,赛目科技的销售及营销开支由2023年的770万元增加至2024年的1090万元,同比增长约41.2%。该公司营销开支的增长主要是因为其产品竞争力的增强、客户需求的增长以及产品能力的提升。

ICV仿真测试行业前景广阔

事实上,成立于2014年的赛目科技,最早由赛迪集团与北京梆梆分别持股51.0%和49.0%。其中,赛迪集团是工信部下属的国有企业。起初,赛目科技成立旨在从事移动应用程序网络漏洞检测业务。然而,赛迪集团与北京梆梆的合作并未按预期进行。

2017年年中,当时赛目科技的管理团队,包括胡大林、马蕾以及何丰,开始着手研发ICV测试相关解决方案,并致力于专有核心技术及测试工具(Sim Pro的前身)的开发、建设与升级工作。

到2018年3月,管理团队以个人资金对赛目科技进行投资,正式开启ICV测试相关业务的运营,由此赛目科技正式进军ICV仿真测试这一细分赛道。此后,赛目科技相继获得华为旗下投资机构、顺义国资等明星企业投资。

赛目科技所在的ICV仿真测试行业,也被称为自动驾驶落地的加速器。

据美国兰德公司的研究显示,自动驾驶汽车需要在真实或虚拟环境中至少完成110亿英里(约合177亿公里)的里程测试,以证明其自动驾驶系统比人类驾驶员更为可靠。按照兰德公司的估算,若由100辆车组成的车队,全年无休、每天24小时以28英里每小时的平均速度进行测试,大概需要500年才能完成如此庞大的测试里程。这一巨大的工程量也催生了ICV仿真测试技术的发展及其市场空间的增长。

由此,在智能网联汽车向高级别自动驾驶迈进过程中,超过90%的自动驾驶测试依赖仿真测试。在计算机模拟的虚拟环境中测试自动驾驶技术,不仅能为车企缩短研发周期,还能节约大量人力、物力以及研发成本。

招商证券认为,智能化正逐渐成为汽车产业竞争关键,类比2010年智能手机高速发展起点,招商证券认为2025年高阶智能驾驶有望进入高速发展期。伴随软硬件算法成熟、硬件方案降本、消费者认知度提升、车企竞争加剧等,预计未来两年高阶智驾将在国内10-20万车型中快速普及。

作为高阶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的重要一环,我国ICV仿真测试行业显示出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。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,2019年至2023年,国内ICV测试、验证和评价解决方案市场规模从12亿元增长至33亿元,复合年均增长率达27.8%;2030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79亿元,复合年均增长率进一步提升至33.6%。

以2023年营收计,赛目科技是国内最大的ICV仿真测试软件及平台企业,国内头部的ICV厂商基本全是其客户。

此外,作为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组建的“联合国自动驾驶全球技术法规专家组”的23家单位之一,赛目科技还积极参与联合国世界车辆法规协调论坛(UN/WP.29),致力于制定全球自动驾驶相关技术法规。

值得关注的是,目前中国的ICV测试、验证和评价解决方案行业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,市场参与者的客户数量有限并不罕见。这也造成了赛目科技的业务运营受相对较高的客户集中度的影响。

赛目科技表示,依托仿真测试技术,公司计划开拓无人机管理、数字孪生城市、智慧农业等新兴领域。

有话要说...